风湿,类风湿关节炎都由于正气不足,腠理空虚,风寒湿热之邪,乘虚侵袭人体,流串经络,关节,筋骨,羁留日久,经脉壅遏,痹阻气血,运行不畅,堵塞不通成痹。
按邪气所划分为:
风胜者为行痹,
寒胜者为痛痹,
湿胜者为着弊,
按时令得划风为,
以冬遇此者为骨痹,
以春遇此者为筋痹,
以夏遇此者为脉痹,
如患者体质素养,属阳气偏盛,内有蕴热,虽感有风寒涩邪,也能蕴化为热而成热痹。肝肾同源,共养筋骨,肾虚则髓逼不能足满,正气也衰弱,三气之邪,得以深凑,内舍于肾。肾为寒水至经,寒湿之邪深袭人骨,久阻化热,痹阻经络,流注关节,气血凝滞不行,关节闭阻不畅,导致各筋骨失养,长期以来导致筋骨疏松,关节发炎而变形。长期屈伸不得,严重者卷肉缩筋,严重致残。因此,风湿,类风湿在中医属“痹症”范畴,病久者风,寒,湿,热,痰浊血瘀互为影响,气血疑滞,可造成关节失养而畸形,僵硬,肌肉萎缩,屈伸不利,使病情加重发展。
风湿,类风湿临床表现
一般起病缓慢,大部分患者起初乏力,疲倦,手足麻痹,具体:关节疼痛和肿胀。
开始时疼痛较轻,以后逐步加重。有典型的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,尤其以手,足,指,趾腕,踝等关节最易累及,常呈梭形肿大,早期和复发时,病处红,肿,热,痛。
中期关节肿大逐渐明显,日久,腿筋肌肉萎缩,功能障碍,清晨睡醒后关节发僵,动时疼痛明显,活动一段时间后减轻。
晚期关节畸形,晨僵明显,皮下出现类风湿结节,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,劳动,甚至终日不能起床,化验结果血沉增块,类风因子增高,是典型的类风湿发病过程。
风湿,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。
中医调理风湿,类风湿关节炎以扶正祛邪为原则。首先通过望,闻,问,切,中医四诊合参,进行辩证,给予分型,主要有气血不足,肝肾亏虚,脾肾阳虚。
等三大类型。在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。使用中药组方,配合外敷,艾灸等方法,达到益气养血补肝益肾,温阳健脾,清热等,祛去湿活血,温经散寒等功效。
本人经多年的研究和摸索,总结出治疗风湿,类风湿关节炎一套方案,即排,清,温,养四字疗法。
(1)排一排汗疗法: 将风寒湿三邪排出体外。
(2)清一清毒疗法: 将骨骼和血液里邪毒清除。
(3)温一温筋疗法: 将筋脉深处温血行气。
(4)养一养身疗法: 养体质培气血,在养身疗法中要有严格的饮食要求和生活作息要求,在养体疗法中让骨髓和筋脉強壮起来,养五脏,安六腑,使患者完全康复。
在四字疗法中,有四字疗法的中医处方,配合中医熏,艾,炙,推等四大养生功能,逐步形成一糸列调理风湿,类风湿关节炎的一套方案。
四字疗法的处方:
(1)排字法: 钱氏风湿活筋1号,钱氏风湿开痹1号
(2)清字法: 钱氏风湿清毒1号,钱氏风湿清毒2号,钱氏风湿清毒3号
(3)温字法: 钱氏风湿温经1号,钱氏风湿温经2号,钱氏风湿温经3号
(4)养字法: 钱氏风湿养脏1号,钱氏风湿养腑1号,钱氏风湿养筋1号
3,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
(1)疗效标准:
目前调理康复标准:症状,体证基本消失,停药后3~6个月无疼痛和其它不适感,患者也满意。
调理好转:
症状减轻,体征改善,患者能自理,走路正常。
(2)调理结果:
经本人多年来调理类风湿,风湿患者75位,其中特别严重者6位,一般严重30位,轻者39位。通过6~24个月不等时间的调理,调理结果: 安全痊愈者23位,明显减轻症状者26位,逐步减轻症状者21位,无效5位。总有效率92%。
完全接受中药中医调理中,患者的心态调整尤为重要,配合医生,尽量做到医生的嘱咐,是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起来。